王蕃陕西名人王蕃公元227年266年资料
2024-12-31王蕃(227~266) 字元和。三国时吴国庐江郡(今潜山)人。历任尚书郎、散骑中常侍等职。博览多闻,兼通术艺,在天文、数学领域多有成就。他根据张衡的浑天说和自己观察天象的经验,制作“浑仪”(即天球仪)。“浑仪”圆周为一太零九寸五分,灵......
王蕃(227~266) 字元和。三国时吴国庐江郡(今潜山)人。历任尚书郎、散骑中常侍等职。博览多闻,兼通术艺,在天文、数学领域多有成就。他根据张衡的浑天说和自己观察天象的经验,制作“浑仪”(即天球仪)。“浑仪”圆周为一太零九寸五分,灵......
王祥——古代二十四孝之一王祥(184年,一作180年-268年4月30日 ),字休徵。琅邪临沂(今山东省临沂市西孝友村)人 。三国曹魏及西晋时大臣。王祥于东汉末隐居二十年,在曹魏,先后任县令、大司农、司空、太尉等职,封爵睢陵侯。西晋建......
王机,太原郡晋阳县(今山西太原)人,曹魏东郡太守。父王柔,为东汉护匈奴中郎将、雁门太守。王机早死,他的两个儿子王默,王沈由叔叔王昶抚养长大...
人物生平 辅弼陶谦 王朗早年师从太尉杨赐,因通晓经籍而拜郎中,任菑丘县长。公元185年(中平二年),王朗因杨赐逝世而弃官服丧。及后获举孝廉,被辟命都不应命。乃后被徐州刺史陶谦举为茂才, 公元193年(初平四年),当时,汉献帝被李傕、郭......
王昶(?—— 259年),字文舒,三国之际魏国人,世居太原郡晋阳,出自望族名门“太原王氏”之家,其父王泽为东汉末代郡太守。在门阀观念盛行的汉晋之际,王昶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,年纪尚轻便成为名闻遐迩的太原名士。王昶初入仕途,即被操控汉室大......
王凌(172年—251年),字彦云,太原祁(今山西祁县)人,三国时期曹魏将领,东汉司徒王允之侄。李傕、郭汜杀害王允后,他逃归乡里。后来举孝廉,为发干长,迁中山太守。后被曹操辟为丞相掾属。曹丕即位,拜散骑常侍,出为兖州刺史,与张辽等至广......
滕胤--三国时期吴国重臣滕胤的伯父滕耽以及父亲滕胄南渡江南后,依附家族世交、扬州刺史刘繇。二人后来入仕孙权,滕耽官至右司马,滕胄也因善于文笔,受孙权敬待,但可惜两人都是早年亡故。滕胤年十二,便已痛失父伯,孤单一身,但他始终能坚持治身厉......
温恢(178年-223年),字曼基,太原祁县(今山西祁县)人,三国时曹魏大臣,任扬州刺史,后迁凉州刺史。温恢在史书《三国志》中与汉末扬州刺史刘馥、兖州刺史司马朗、并州刺史梁习、豫州刺史贾逵、凉州刺史张既(曾为雍州刺史)等六人合为一传。......
历史记载 《裴注三国志·卷五·魏书五》 魏略曰:太祖(曹操)始有丁夫人,又刘夫人生子脩及清河长公主。刘早终,丁养子脩。 清河长公主(?—?),魏武帝曹操与其妾刘夫人之女。清河公主下嫁 《三国志 魏书 诸夏侯曹传》注引《魏略》 楙在西时......
河北四庭柱——河北最勇猛的四位将军将军。分别为颜良,文丑,张郃,高览。近代时期土匪则以此为历史背景基础,发展出四梁八柱的内部组织体系。在三国时期就可以看成是袁绍手下的四位猛将颜良,文丑,张郃,高览。以及八位有名的谋士田丰、沮授、许攸、......
本名 殷观 字号 字孔休 所处时代 蜀汉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宜城(今湖北宜城) 职业 官员 官职 荆州别驾从事 儿子 殷纯 人物生平 建安十三年(208年),当时殷观担任荆州牧刘备的主簿。东吴孙权派人告知刘备意欲联兵攻取蜀地,其......
梁兴(?-212年),东汉末年凉州军阀之一。建安十六年,从合马超起兵反抗曹操。梁兴率步骑五千人夜袭曹军先头部队徐晃,被击退。联军战败后,梁兴逃到蓝田,劫掠周围郡县。夏侯渊进攻蓝田联合郑浑征讨梁兴,梁兴战败为被杀。人物生平斩杀李傕建安三......
杨秋,汉末凉州军阀之一,三国时期魏国将领。建安十六年,从附马超起兵反抗曹操,兵败于渭南后,逃到安定。 曹操兵围安定,杨秋降曹操,成为魏之名将。曹丕称帝后,秋为冠军将军,畤乡侯。征讨郑甘、卢水、平定关中。官至讨寇将军,封临泾侯。.人物生......
杨沛(生卒年不详),字孔渠,冯翊万年(今陕西临潼北)人。东汉献帝初平年间(190~194)为公府令史,以牒除为新郑长。兴平二年(195),百姓多饥困,他组织新郑的百姓们蓄集干椹,收集豆藏在仓库。这时恰逢兖州刺史曹操率其部一千余人过新郑......
李堪(?-211),河东人,东汉末年凉州军阀之一。建安十六年,从附马超起兵反抗曹操。同年九月,在渭南大决战中,李堪战死。东汉献帝兴平年间(公元194-195年),起兵作乱,有部众数千家。 建安二年(公元195年-197年),因为咸阳萧......